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章 宋之疾(2/2)

万一要是在冬之前没能解决辽患,黄河一结冰,辽国大军就可以绕过澶渊直达开封城下。如果真的生了,那南宋恐怕要提前一百年落笔史册了。

“而儿皇帝石敬棠把燕云之地卖给了契丹(石敬棠认爹的时候辽国还叫契丹),大宋北地千里国境亦是无险可守,还是只能用人去填,一步加重了兵事的耗费。”

可是开封呢?要险无险,要关无关。

“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而面临的困境造成的。”

南北两宋对外战争的胜率达百分之七十,是历朝历代最的。但是,没办法,就这样儿,大宋还是被北方游牧民族给灭了。

老者暗暗,“那另一个问题呢?”

呵呵......您想多了......

宋朝的国际环境恶劣到了极,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宋一样,面对如此复杂的边境问题。也没有任何一个朝代,会把自己的国都暴在狼群之中。

辽骑若想侵宋,只要越过白沟河的国境线,就可绕过所有的城池和防线长驱直,从一平川的平原地带直达开封城下。

北宋时期,冬季气温比现在低很多,冬天黄河是结冰的。

“哦.....”老者一声轻疑。“你倒是说说是什么问题?有哪些困境?”

兼并带来的隐患。”

唐奕两世为人,在千年后的华夏争论最多的就是宋朝,这个华夏文明最巅峰的时代,它即是幸运的,也是最不幸的。

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,大宋不得不在边境、国都续养重兵。

别看宋都开封貌似内地,离边患甚远,其实特么是华夏几千年文明当中最**的都。

南有趾诸夷,边患不断;北有契丹狼族,虎视丹丹。就连李元昊都能凭着一帮党项土匪,鼓捣一个西夏国来,时不时在西北搞事儿,再加上一个****的都开封。

当年,辽军兵临澶渊,为什么宋真宗御驾亲征,又在斩辽国大将,节节胜利的情况下,还和辽军签下了让后人诟病千古的城下之盟?

就是因为事逢冬天,黄河不定哪天就冻上了。宋真宗拖不起了,就连大宋第一斗士寇准也不敢再拖下去了。

不幸的是,这只温顺的绵羊边,却围着一群恶狼。

在后世,许多学者、文青诟病宋朝积弱,养了那么多的兵还窝成那个样,谁都能欺负欺负。其实,这是不客观的。

为什么呢?因为全-呀!

朱棣定都北京,靠北方国境线,看似凶险,但是别忘了,北京有山海关,有万里长城,还有燕山山脉!要不是李自成那傻缺得吴三桂叛了满清,就皇太极那兵力,再给他二十年也不了关。

幸运的是,它拥有一个自汉唐以来最温和、最仁慈的统治者,老赵家一家都是老好人。宽松的社会环境,使当时的文化、经济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度。

有人可能觉得,唐奕说的夸张了,那不还有黄河天险呢吗?

明朝号称天守国门、君王死社稷。

“另一个大问题是国都开封的地理位置造成的。东京地平原之地,一平川无险可守,若北方来犯,一过国境线就是一片坦途,驱兵不足千里,就能兵临东京城下。所以,朝廷不得不续养重兵戍卫京师,几十万的禁军粮饷平白的耗费在了这一地理劣势之上。”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唐奕摇一笑,“国朝是采用科举和封荫两举并行选官。因为唐末武天下的缘故,太祖立朝之初唯恐再走回前人老路,所以用文官制衡武将。恐皇权失控,又用士大夫制衡皇权,而官员又是职、权、俸三分而定。这不在的制衡之,致使官冗难除,职权不明,朝事的人少,看戏的人多,政令难行也成必然,朝令夕改更是常态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